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病菌趁虚而入。头痛、鼻塞、打喷嚏、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每当感冒时,身边的人总是会建议“感冒时要多喝水才能好的快。” 那么,多喝水的做法有用吗?
流行病学专家发现
“感冒时要多喝水”讲法有误
一般情况下,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多喝水能间接起到排走体内毒素的作用。
可是,澳大利亚一家著名医学研究所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对水分吸收的数据情况后得出,不少病例在饮用过量水后,不仅没有加速康复,还引起身体其它功能的紊乱。感冒时多喝水反而不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感冒时盲目喝水
反而会导致身体出现脱水现象
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加重病情。 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水,会令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元素被冲淡,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超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和思维混乱等症状。这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水分以达到体内电解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专家说水:
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艾沃净水器专家顾问团赵飞虹老师建议,感冒患者要保持足够饮水量,但是切忌一次性大量饮用而应间断性饮用。 每次喝一杯纯净水,大约300毫升的量,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比较好。这样,既能时刻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也不会对肾脏造成负担。